学霸吴恩达的综合素质,刷新“人生赢家”标准
2017-03-22 17:53:54
  • 0
  • 0
  • 10

来源:马兰 德先生

3月22日下午消息,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今日宣布离职百度,并未透露新去向,但表示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启自己的新篇章。他同时感谢了百度董事长及CEO李彦宏。

吴恩达于2014年5月加入百度,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计划。在他的号召和带领下,百度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和图像识别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正能量?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人生赢家?这才叫人生赢家!学识高:为人类未来做贡献,而不是专注于眼前挣钱;人品好:与人相处从不咄咄逼人而是更多从别人角度考虑;老婆好:娶到了有共同话题的女神老婆。他是谁?他是百度大脑、人工智能领域真正大牛吴恩达。

1、吴恩达简历

首先把吴恩达简历摆上来。从简历可知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点真功夫。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

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with Daphne Koller);

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计划。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让机器识别“猫”的人。

他入围了《时代》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

在加盟百度之前,他已经在google工作了几年,在XLab团队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和谷歌眼镜等项目,并与其他google工程师合作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人工神经网络,名为Google Brain,对于普通数据从业者最熟悉的莫过于斯坦福大学机器学习公开课,自主学习与自动识别哪些是关于猫的视,频这个案例为人工智能领域翻开崭新一页。

他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他2007年获得了斯隆奖(Sloan Fellowship),2008年入选“the MIT Technology Review TR35”,即《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评选出的科技创新35俊杰,以及计算机思维奖(Computers and Thought Award),并在2013年入选《Time》杂志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共16位科技界人物。他的主要兴趣领域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方面。

吴恩达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一位香港医生。于是,吴恩达年轻时候在香港和新加坡度过。

1992年吴恩达就读新加坡莱佛士书院,并于1997年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98年,吴恩达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并从这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工作。

看过基本简历后,我们还可以从很多背后的小故事了解吴恩达。

1976年,一个华裔小孩在英国伦敦出生了,那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类似大预兆情景,但是,这个小孩的确特殊。他后面成长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with Daphne Koller);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他就是现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四大天王”之一的吴恩达。

2、为了见他,李彦宏推掉了好几个重要安排

吴恩达开始被中国大众所知,更多是因为百度。2014年,吴恩达加入百度成为年度爆炸性大事件,因为,这是专家牛人有时候花重金都找不来。

吴恩达从硅谷回归,似乎表示着国际互联网公司间的人才竞备赛正式开启。而专家认为,百度算是打响了顶尖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而且,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代表,百度在此役中首战告捷:挖到了技术领域最牛的人。

尤记得当时两个国家围绕着吴恩达陷入了一场疯狂的讨论。美国那边在讨论,一个个顶级人才在流失,硅谷这是怎么了!中国这边则在好奇,百度招徕大牛是要干什么?

据江湖传闻,百度能挖到吴恩达,与百度的当家人李彦宏的努力脱不了干系。百度内部人士称,那天李彦宏为了和吴恩达见面,推掉了好几个已经事先安排好的重要安排,“Robin甚至还让秘书,收集了好多Andrew Ng的资料,甚至包括个人偏好。” 在三个小时的午餐中,两人就百度研究部门形态和将要解决哪类问题进行了商讨和愿景展望。结果自是“英雄所见略同”。

据悉,早在李彦宏和吴恩达见面之前,2013年3月吴恩达到访北京的时候,余凯就曾代表百度抛出了橄榄枝。随后,在美国加州帕罗奥图市喜来登酒店的露天泳池,两人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这几乎是我吃过的最长的一次早餐。” 余凯后来回忆说,“为了怕没有达到游说的效果,当天我们又一起共进了晚餐。”

当然,百度能挖到吴恩达,更多是因为百度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吴恩达的未来计划有相似轨道——“英雄所见略同”。

李彦宏说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建立起类似AT&T-Belllabs(贝尔实验室)、Xerox PARC(施乐帕克研究中心)这样的顶尖研究机构。如今,随着包括吴恩达等众多顶尖的科学家的加入,再造一个互联网行业的“贝尔实验室”,已经指日可待。

对此,吴恩达也颇有信心,其表示,“我对于这个从一开始就参与建立国际研究组织的机会而感到兴奋。百度是一家着眼长期、守信重诺的公司。我很高兴能够帮助百度发展人工智能及拥有真正改变世界力量的其他领域的基础技术。”

他曾总结他加入百度的三大原因:

一是如今的人工智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数据和计算资源才能取得进展,而且数据比计算资源更难获得,但必须二者皆有。

二是灵活性。百度拥有不可思议的灵活性。例如,余凯想要建立一个图形处理器集群,他只是作出了这个决定,然后就实现了。

三是人。百度的工程师极为勤奋。中国工程师努力工作的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硅谷工程师。

所以,“谷歌大脑”正式加入“百度大脑”!

3.、情怀于教育,曾推动“无监督学习”

吴恩达迅速成为国内高人气科学家,与其本身素质够硬有绝对关系。

1976年,吴恩达在英国伦敦出生了。由于父亲是一位香港医生,因此吴恩达年轻时候在香港和新加坡度过。

1992年吴恩达就读新加坡莱佛士书院,并于1997年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1998年,吴恩达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并从这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工作。

2010年,时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吴恩达加入谷歌开发团队XLab——这个团队已先后为谷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和谷歌眼镜两个知名项目。之后,吴恩达与谷歌顶级工程师开始合作建立全球最大的“神经网络”,这个神经网络能以与人类大脑学习新事物相同的方式来学习现实生活。谷歌将这个项目命名为“谷歌大脑”。

除了在谷歌大脑项目中声名远扬之外,两年前,吴恩达还是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此举,隔了十万八千里地推动了当年国内公开课如火如荼的展开,至今仍旧让6亿中国网民因此受益。

此外,近年来,吴恩达还和谷歌的Geoff Hinton一同致力于推动“无监督学习”这一前沿概念。无监督学习,也即从“无法标记”数据中学习的算法。按照吴恩达的设想,当电脑能够独立吸收和理解数据,而不需要被告知明确数据含义时,人工智能的承诺将会被真正兑现。

每天穿着一样的牛津蓝的衬衫的吴恩达一直保有着读书人的一种理想,他想让世界上每个人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免费的教育。他认为,一些高级学府其实只能教育少部分人群,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但这是不够的。吴恩达想自己利用科技让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教育。

于是,他在2008年发起了“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SEE)项目。在这个项目里,吴恩达把斯坦福的许多课程放到网上,供免费学习。首批合作院校就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校。

不同于老式的函授课程,coursera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真实课堂体验”。不是被动的观看视频,这样是学不好东西的,于是将问题和测验植入到视频中,学生必须在截止时间之前上交作业才能拿到成绩。

而且,吴恩达自己也教了一些课程,如机器学习课程,包含了他录制的视频讲座和斯坦福CS299课程的学生材料。

吴恩达带领着CSR(MOOCs Coursera)腾空而起,到今天,Coursera和世界上一些顶尖大学的合作者们一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在线课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MOOC平台。至今已经拥有了超过150W名学生。

深度学习“四大天王

4、脑力在线,是深度学习“四大天王”之一

简历讲述终是浅,确定是否优秀也许有时候要做横向比较。与吴恩达属同一层次的人这些大牛大拿,是深度学习其他“三大天王”:

Geoffrey Hinton

职位:多伦多大学的特聘教授,Google AI团队领军人。

地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擅长领域: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只要是在机器学习届混的或者懂点机器学习的人们,抑或懂点神经网络的人们,相信都知道“Back Propagation ”反向传播的鼎鼎大名。而Hinton便是将BP算法应用到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中人员之一,而且,他是主导者。Hinton 提出了“Dark Knowledge”黑暗知识概念,该概念是受小概率比率事件中的“大部分知识”对于训练与测试中的代价函数是没有影响的。

30多年前,Hinton首次提出“反向传播”算法,然而因为与主流研究方向相反,所以直到2004年,学术界都对Hinton的研究仍然提不起兴趣。那时候,学术界更多的是在寻找捷径以直接模拟出行为。

我们知道,但凡做得出伟大贡献的人通常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觉悟,20年里,Hinton承受着世界的质疑和嘲讽却丝毫没有放弃或者改变方向,相反,他更耐心地沉浸在自己所相信的研究上。

目前,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已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得到了空前广泛与成功地应用。而这些都离不开Hinton和其团队的努力,他们强力将“神经网络”从垂死边缘一步步带入到当今的研究与应用的热潮,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的学术界课题,将“深度学习”从边缘课题变成了Google等互联网巨头仰赖的核心技术。

Yann Lecun

职位:纽约大学终身教授,Facebook AI实验室负责人。

地位:在当前领域里最负盛名。

最擅长领域:卷积神经网络。

Lecun是Hinton的学生,有其师必有其徒,Lecun也成长为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方面的大拿。

不过他的领域更特殊一点,称之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旨在构建更智能地的互联网服务,比如可以自动理解语言和识别图像。目前,在谷歌,“卷积神经网络”帮助他们在安卓手机上开发语音识别系统,而百度则可以利用它开发全新的视觉搜索引擎。

在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期间,Lecun提出后向传播算法。在加盟Facebook之前,Lecun已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超过20年,期间他开发了一套能够识别手写数字的系统,就用到了卷积神经网络。

几十年坚持下,他研发了很多关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并且拥有14项相关的美国专利。并开发了一种开源的面向对象的比Matlab功能还要强大的编程语言Lush。为了表彰他在深度学习领域里所作出的贡献,IEEE计算机学会颁给他着名的“神经网络先锋奖”,在2014年北京计算智能大会上授予。

Yoshua Bengio

职位:蒙特利尔大学终身教授,CIFAR项目负责人。

地位:ApSTAT技术的发起人与研发大牛;打造了同类型库的鼻祖之库。

最擅长领域:神经计算和自适应感知器等方面。

在蒙特利尔大学任教之前,Bengio是AT&T & MIT的一名机器学习研究员。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现在,他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在高级机器学习方面,致力于用其解决人工智能问题,他是仅存的几个仍然全身心投入在学术界的深度学习教授之一。

Bengio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rnn的一系列推动包括经典的neural language model,gradient vanishing 的细致讨论、word2vec的雏形,以及现在的machine translation。其中,symbolic computional graph思想的theano,这个库启发了后来的多个库的开发(直接基于它的库就不提了比如keras),包括国内很火的MXnet,google的tensorflow以及berkeley的cgt等等,可以说这个工具以及所涵盖的思想可以算同类型库的鼻祖。

在很多人看来,吴恩达是否能跟前三位大牛并列似乎有点争议。的确,他在纯理论研究上,光芒不如其他三位大牛,但是在工程方面的应用他仍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

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方向,深度学习很被看好。这些大拿,他们是深度学习前沿的先行者,做着最前沿的理论与工程工作。

5、还有个“大美女”“真女神”老婆

吴恩达的老婆,如果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就是“大美女”“真女神”。吴恩达老婆叫做Carol Reiley,本人是约翰霍普金斯的双料博士,现在的方向是生物医学机器人应用。看一眼她的Linkedin,无数的获奖经历和技能,简直就是学霸中的学霸。只想说如果这样的身份如果只能以一个“XX的老婆”被人认识,就实在是我们这些人见识短了。

大家都知道,2014年是吴恩达做出对生活最大影响的选择的一年——他选择了加入百度。然而,大家不太清楚的是,他在这一年也完成了人生大事:与Carol结婚!

吴恩达接受面对面的采访时说,他与老婆是在一个机器人会议上相识。回想起这段经历时,吴恩达稍腼腆地说:“谁会在一个机器人会议上去认识女孩子呢?”面对这种缘分,吴恩达表示自己非常幸运。

其实,这个机器人大会就是著名的IEEE的国际大会,成功给他俩搭了一根线,但并非他们的红娘。因为,相识后两人五年都没有联系。学霸吴恩达即使心动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学霸Carol同样也是学霸路数:继续学习。

然而,注定的缘分是不可阻挡的。5年后的一天,他们突然就开始一起约着喝咖啡。喝着喝着咖啡就开始约会,并最终走入结婚殿堂。

相识于IEEE的国际大会的他们,订婚竟然也都上了IEEE期刊。

由于吴恩达的名声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女人能征服这样的大脑呢?吴恩达连用了几个优秀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老婆:Carol非常神奇,她智慧、善良、可人。甚至一度骄傲道:“她太优秀了,我真的很骄傲能和她在一起。”

能得到“最强人脑”这么高的评价,更多人对其老婆表示关注。事实上,Carol值得这一切夸奖!

Carol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双料博士;

Carol是生物机器人领域的权威科学家;

Carol会在家里经常会折腾些她做的小玩意,各种各样疯狂的机器人设备,或者在网上买的某个新型传感器;

Carol曾以一个女超人形象登上了 MAKE 杂志的主页

……

那么,两个科学家的婚姻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吴恩达说在家的时候,他们几乎无所不谈,什么学术性的、社会性的各种话题,当然,更多的是讨论很多高层面的东西,譬如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机器人应用策略等。

Carol 还会在家里经常会折腾些她做的小玩意,各种各样疯狂的机器人设备,或者在网上买的某个新型传感器。

6、学霸另一面:并不咄咄逼人而是谦逊有礼

在接受许戈辉的采访时,吴恩达表示,因为对AI有着热烈的期待,认为AI未来确实可实现很多暂时无法想象到的功能,所以,吴恩达每天都很开心的起床上班,对赖床并没有兴趣。啊,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工作心态呢!

美女主持许戈辉在采访吴恩达之前,这么想象着:成长在西方环境,又获得了权威的学术地位,应该是自信骄傲、个性特别鲜明、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因为我们好像已经见惯了天才的这幅形象,而且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包容和谅解。

而事实上,不管是台上也好,台下也罢,吴恩达都有一种中国式的含蓄,像一个典型的科学家,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说话的语气又非常的轻柔。回答问题时,也尽可能的简单又不失周全。

如何能保持这样温和的气质?吴恩达自有方法。

首先,他足够谦逊。并不因为自己目前在前沿领域的成就而自喜,而是一直认为我们距离真正的超级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足够的进步空间,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

吴恩达表示,那些说人类能制造出自己的最强悍敌人人工智能的电影,都是好电影。但,距离还太远。AI给我们已经带来了挑战,更多的可能体现在劳动力上面。出现这种问题就应该来解决,用机器人创造更多就业,而不是去说现在的科技进步会带来人类失业等说法。

其次,他保持学习。他说,我们下班回家后确可以去看电视、玩游戏、跟朋友出去玩。但是,也可以选择做一件可能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读书、学习。日积月累之后,你就会在这个领域很擅长。就算到了现在,吴恩达也是每个礼拜坚持阅读半天,通常是周六下午。

他还告诫年轻人,多抓住学习机会多学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